中医“热知识”小课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640.gif

11.png


(素材来源于“科幻网官方”)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中医中的一个术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它是指人体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春夏两季保养阳气,秋冬两季应保养阴气,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中医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有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等功效,生姜性微温味辛,入肺、脾经,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因此,“冬吃萝卜夏吃姜”刚好符合四季养生的规律,所以才能流传至今。



 

 1. 为什么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①春夏养阳

春夏温热的气候影响人体,容易出汗进而伤及津液,阳气无依附随着津液外出而耗伤,加上饮冷贪凉,寒邪内滞则更伤阳气,因此,春夏养阳可以顾护我们被损耗的阳气,未雨绸缪,为秋冬季抵御外寒打下基础。

②秋冬养阴

秋冬季人们喜食辛温厚味之品,容易化燥生热,出现口舌干燥、腹胀症状;同时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人体腠理(毛孔)紧闭,阳气不得随津液外出,在体内郁而化热,这些火热不断煎灼人体阴液,使得人体的阴精耗伤,此时养阴即可使阴液调和,促进人体阴阳平衡。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治疗一些冬天易发作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是患者气虚、阳虚又再加上感受外界寒邪等发病,比如哮喘、类风湿等。我们最常见的冬病夏治手段是三伏贴、艾灸等,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冬病夏治所用之药物又多是辛温散寒之品,以自然界之阳气合药物之阳气助人身之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人体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

(素材来源于“搜狐”)

②冬令进补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也应顺应四时阴阳,在秋冬季节蓄养精气,以供来年生长消耗。冬令进补一般以膏方为最佳,通过补益精气使人体内的阴精得以充满,平调体内阴阳,也有助于春夏阳气的升发旺盛 。秋冬气候干燥,人们常吃冰糖炖雪梨、百合莲子粥等滋阴润燥,改善皮肤干燥、肺热燥咳等也是秋冬养阴的体现。

(素材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还是以适度为要,如果过度滋阴补阳,比如夏季过食羊肉,秋冬过食阿胶等滋腻之品,造成人体阴精阳气的蓄积,反而对我们身体有害。






国家中医国际传播中心 出品

文  稿:薛国华

审  核:王乐鹏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