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所谓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并从中抽象出五种功能属性,每一个物质可以代表一种属性,再用这五种属性来归类事物或现象,并以五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属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深刻地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把五行学说纳入到其理论体系当中。“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自然界事物可以被划分为五行属性,人体也可以被五行属性所划分,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言:“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因此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志都有相对应的五行属性。而在《黄帝内经》中,则有相关论述将人的体质划分为五行,即木型人、火型人、土型人、金型人、水型人五大类,五种不同体质的人各有其体质特点,根据其体质特点,五行人的保健养生原则也不尽相同。

 

 

 

木在自然界中代表调达生发之意,在脏合肝,木行人体质特点偏向于肝郁气滞,性格上偏于内向,性情容易抑郁烦恼,在养生保健上则宜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和,平时多食疏肝活血之物。

 

火在自然界中代表炎热升腾之意,在脏合心,火行人的体质特点偏向于阴虚火旺,易发心脏病,性情上较为急躁,在养生保健上则需滋阴润燥,注意涵养心神、滋补肾水。

 

土在自然界中代表生化承载之意,在脏合脾,土行人体质特点偏向于脾胃运化不足,在养生保健上则需注意饮食规律,顾护脾胃。

 

金在自然界中代表清肃收敛之意,在脏合肺,金行人体质特点偏向于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肺阴不足之证,在养生保健上则应注意清肺润肺、滋养肺阴。

 

水在自然界中代表润下寒凉之意,在脏合肾,水行人体质特点偏向于肾虚,尤以肾阳虚多见,在养生保健上则宜多食温热益肾之物。

 

五行人理论是中医五行思想在体质方面的具体运用,了解五行人理论,既可对中华文化传统哲学有感性的认识,又可帮助更多人根据“五行人”理论,了解自己的体质倾向和养生原则,选择适宜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光.五行人食疗养生之原则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食品[J].现代养生,2012,(12):68-73.

[2] 韩鹏鹏 . 基于古代文献的“五行人”身心特征辨识体系 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3] 吴长汶,陈淑娇,杨小婷等.五行人的形态特征与体质分类的临床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7):2725-2727.

 

 

 

 

国家中医国际传播中心 出品

团队成员:贾蓓 贾沄 戴斌彬

图片制作:贾蓓

绘  图:戴斌彬

文  案:贾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