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热水?!

参赛作品

“健康全球”中医科普大赛

 

观看视频:多喝热水?!

 

作品创作思路

主创:顾元烨 郝思岚 甘正佳

 

       

本视频脉络如图所示:

 

 

多喝热水?!

 

“我来大姨妈了,好痛哦。”“哦,多喝热水”“……”

前些年,不走心的直男回复曾让这句“多喝热水”登上热搜,而滥用“多喝热水”的原因也许正是对“多喝热水能养生”的笃信。

那么,“多喝热水”对于保养身体究竟有无实效呢?

 

多喝热水!

 

All in all,喝热水确实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首先,“热水”是热的“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在成年人体内的含量高达75%,对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内分泌、新陈代谢等各项生理功能的实现均起到重要作用。而除了水的基本作用,热水还有其独特性质。

从生理学角度看,温度适宜的热水一方面可以为人体提供热量,保持体温,另一方面能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肠胃的蠕动,利于消化吸收。而与之相对的,喝凉水则与肠易激综合征、肠胃炎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大量地摄入冻饮,胃肠道突然遭受强烈的冷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平滑肌痉挛,很容易引起胃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这也提示我们在夏天可不要过度贪凉哦。

从中医角度来看,水的性质偏阴寒,适当提高水的温度,能平衡水的寒凉之性。温饮入胃有温煦中土阳气的作用,有利于胃腐熟水谷,及脾运化水谷、产生精微营养物质,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例如开头提到的月经,难经有言:“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因此月经期间多喝热水有利于血液运行,避免痛经症状的发生。

而经常饮用凉水,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胃肠不适。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人习惯通过喝冷饮来解渴,久而久之,则易造成脾胃虚寒,形成虚寒体质,出现恶寒怕冷、手足不温、脘腹冰凉的症状。

总而言之,对于一般人或是体质虚寒的人而言,平时饮用温热的水更符合保健的理念。

 

多喝烫水?

 

随着“多喝热水”梗的流行,相熟的朋友之间也常打趣“多喝烫水”、“多喝岩浆”。

但“喝热水”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有不少人过犹不及,喜欢喝烫的水或刚煲好的粥、汤,而这些都属于不良饮食习惯,容易烫伤食管粘膜,引起慢性损伤和炎症,甚至导致食道癌的发生。

一般来说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人体胃肠道的温度约37.5~38℃,这与人体内环境的温度相接近,会让胃肠道更舒适,但最好不高于50℃。

 

看!

有了这么详细的讲解

一句简单的“多喝热水”还怕被说不走心?

 

创  作:顾元烨 郝思岚 甘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