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赤小豆的药与食

640.gif


赤小豆又称米豆、饭豆、红豆、红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去除杂质,再晒干。赤小豆是祛湿佳品,和鲤鱼、鲫鱼、母鸡一起炖汤都很合适。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适用于痈肿疮毒,肠痈腹痛,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本草纲目》:“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



赤小豆南瓜汤

赤小豆有很好的利尿利水的作用,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冬天来一碗赤小豆南瓜汤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


2.png

都可以被称为红豆,但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赤小豆:俗名饭豆、米豆、小红豆。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部野生或栽培。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有时为褐、黑或草黄色,径3-3.5毫米,种脐凹陷,种子供食用,入药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之效。


2、赤豆:俗名红小豆、红豆、小豆、日本赤豆。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我国南北均有栽培。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种子供食用,煮粥、制豆沙均可,也可入药。


3、海红豆:俗名相思格、孔雀豆、红豆。是落叶乔木,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长5-8毫米,宽4.5-7毫米,鲜红色,有光泽。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是王维诗中的红豆。


4、软荚红豆:俗名相思子、相思豆、假龙眼。常绿乔木,产江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东部)。种子扁圆形,鲜红色,长和宽约9毫米,厚6毫米,种脐长2毫米。



[1]谢梦洲,朱天民.中医药膳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2]钟赣生,杨柏灿.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3]李时珍. 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尚厨美食研究中心.养生食谱精选2288例[M]2015.

[5] 中国植物志网

[6] 彭铭泉,中国药膳大典[M]青岛出版社,2000.07,第610页





国家中医国际传播中心 出品

文  稿:钱汇丰  

插  图:邹翔云

审  核:李怡 郑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