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茯苓的药与食

茯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地下根,或埋于地下的松枝上。有栽培和野生两种,栽培的以安徽为多,故有“安苓”之称;野生则以云南为多,故称“云苓”。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① 利水渗湿,本品甘淡渗湿,“最为利水除湿要药”(《本草求真》)且药性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不伤阴,故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② 健脾,用于脾虚湿盛之食少倦怠、便溏泄泻,如参苓白术散;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所致的咳嗽痰多,如二陈汤。

③ 宁心安神,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如归脾汤。

 

茯苓饼

苏东坡先生不仅是个大诗人,还是个养生专家,他很多的养生方法被后人收录成《东坡养生集》。据苏东坡先生的《服胡麻赋》记载,东坡先生有晚梦见道士说“茯苓燥,当杂胡麻食之”,也就是说茯苓和黑芝麻是绝配。东坡先生由此得到启发,琢磨出一种绝妙吃法:

他将黑芝麻九蒸九晒,再磨细。茯苓去皮,碾成粉,和白面一起做成皮,再用蜂蜜调芝麻为馅,做成夹心饼吃,估计这就是茯苓饼的原始做法。

茯苓不仅深受东坡先生的喜爱,也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慈禧太后吃过御膳房做出的改良版茯苓饼后赞不绝口,还常赏给功臣,后来茯苓饼的做法流传出来,就成了京城有名的小吃。

 

茯苓的食疗药膳方:

①栗子茯苓粥

茯苓15g,洗净入锅,加冷水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10枚,糯米30g,再煮成粥食用。具有健脾益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合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者食用。

②山药茯苓肚

猪肚1只,整理干净,茯苓、淮山药各100g,装入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离火,将猪肚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并将其冷却后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食用。具有补肾益胃,健脾渗湿的功效。

③莲子茯苓糕

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具有宁心健脾的功效。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参考文献:

[1] 钱伯钦. 茯苓的食疗药膳方[J]. 药膳食疗, 2004 (07):9.

 

 

创  作:钱汇丰  邹翔云  

审  核:王珊珊  邓雯琦

制  作:北京中承华夏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