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认识申遗成功的“太极拳”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申报的“太极拳”项目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下,太极拳作为一张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可以为全世界人民的健身和养生提供优质选择。下面,让我们带领大家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其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行云流水,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为运动技术核心,有健身和技击的功效。

 

2020“一二·九青春开跑·与国相‘练’”体育嘉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武堂 太极拳表演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思想相通。中医提倡养生应法于阴阳、和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太极拳拳路讲求平衡,整体以浑圆为本。不同于现代高强度运动对力量与速度的追求,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通过长时间与慢动作完成筋骨与呼吸系统的整体锻炼;也不同于一般运动多对身体的部分进行训练加强,太极拳运动更加注意整体协调,也对表里身心的统一有极高的训练价值,有助于包括经络系统在内的人体生命系统的阴阳平衡。[1]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有关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2]。而太极拳在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情志、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其“动中求静、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使大脑皮层进入一种高度有序的放松状态[3],此外,练习太极时需调节呼吸,亦有助于使人心平气和。

 

2020“一二·九青春开跑·与国相‘练’”体育嘉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武堂 太极拳表演

 

总体来看,锻炼太极拳有助于强身健体,未病先防,符合中医强调的“治未病”观。下面就请大家随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传统体育教研室教师、第十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太极拳冠军李昕豫老师一起练习简化24式太极拳吧!

 

观看视频: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此外,我国现有42个世界级“ 非遗”项目。除了太极拳还有哪些项目和中医相关呢,未来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更多介绍。

 

参考文献

[1]吕艳琼. 太极拳流派的演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王珏.从中医视角下探讨太极拳的养生作用[J].科技资讯,2020,18(16):208-209.

[3]郑松波. 太极拳健身原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文  稿:徐逸行 夏吴燕

审  核:王珊珊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