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从“天人相应”认识人体生命与健康

上一期专家说还是在初春,寒来暑往,倏然夏将至,“专家说”又双叒叕和大家见面啦~上一期从天人相应角度探讨“天生人”的自然规律,这一期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王乐鹏副教授继续上次的命题,为大家讲讲从“天人相应”认识人体生命与健康,快点进来看看吧~

 

 

中医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不同于西医,《黄帝内经》之所以记载了今天用仪器与实验室无法认识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原因在于中华先贤掌握了独特的认识方法——从宇宙层次认知生命与健康,籍此解答疾病的防与治问题。中医基于“天人本一”的认识境界,始终从“人天关系”入手,从宇宙条件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从而独创了解读生命与健康的宇宙密码。

 

《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独立之人,但人不能独立存在,人与万物 “通天下一气”的天人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人放在宇宙中来认识

《黄帝内经》认识方法的精髓在于“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善言天者,必应于人”。《黄帝内经》从来不单独论人、论病,而是在天地大环境下立论。天人本一的认知层次,始于八卦的三爻。三爻分别象征天地人——上天下地中间人,三才之说的哲理就源于此。《内经》论天必论人、论人必论天,亦源于此处。《灵枢》:“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二、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

中医认为人不单是生物的人,还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人,四时气候对人体有不同影响。《内经》指出四时脉象有的不同: 如春浮、夏洪、秋毛、冬石。还指出春夏多汗少尿,秋冬多尿少汗的津液代谢的节律性变化,这是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知。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故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这是从四时与五脏对应来认识藏与象的关系及其保养。

 

三、把人放在五方中来认识

人不但是受时间过程流影响的人,还是空间中的人。空间为东西南北四方,人分四方之人,体质各不同。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民皆致理而赤色。……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的不同特点,《内经》主张“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四、把人放在六气中来认识

《周髀算经》依据太阳视运动,创建出了六气学说。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出发,向北回归线运动,六个月到达北回归线,这六个月之内阳气逐渐增强,由一阳变为六阳。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又向南回归线运动,六个月到达南回归线,这六个月之内阴气逐渐增强,由一阴变为六阴,《黄帝内经》将六气与五行相联系,分别命名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与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六经与五脏六腑形成了清晰的对应关系。

六气—六经—五行—脏腑,天气与脏腑之气收受通应。天气常为正,天气非常为邪,伤及五脏则风邪伤肝,火邪伤心,湿邪伤脾,燥邪伤肺,寒邪伤肾。六气每一气的偏颇,都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把人放在六气中来认识,实际上是把人气的运动状态与太阳的运动联系在一起。“天气如何,则人气应之”。这是“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的天文学源头。

 

五、把人放在万物中来认识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存在普遍联系,上及天文,下至动植物,维护好生态平衡是健康之本。古天文学指出,北斗星斗柄指东时,大地上是春天,小草出生;北斗星斗柄指南时,大地上是夏天,小草茂盛;北斗星斗柄指西时,大地上是秋天,小草开始结籽,而后枯黄;北斗星斗柄指北时,大地上是冬天,小草干燥死亡。同理,人在四季有肝应春、心应夏、肺应秋、肾应冬的四季节律,只有顺应宇宙运行规律,保持与宇宙同步关系,才能维持健康。

 

图片

综上,中医从宇宙条件认识生命与健康,这种认识方法是中医之“魂”。有学者指出,道器并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医文化的衰落则在于丢了道又丢了器,只剩下了无根、无本之术。因此,中医文化的振兴,道器术三者缺一不可。

祝世讷教授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医的“生气通天论”。应当在现代科学的支持下,把中医的“生气通天论”提高和发展到现代水平。”

 

参考引用

(本文观点出自祝世讷主审、马淑然主编的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医系统论原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版)

 

 

文  稿:马淑然  王乐鹏

制  作:北京中承华夏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