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国际中文教育,探索中医文化之根

2024年7月12日,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委托,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王乐鹏副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为九十余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进行2024年第5期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前培训,开展以《中文+中医:感悟中国文化之根,领悟人体生命之道》为主题的讲座,这批志愿者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即将赴任英国担任国际中文教育的志愿者。

王乐鹏副教授在讲座中剖析了汉字与中医之间的联系,阐释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和诊断方法。他的精彩讲解不仅突显了中医在汉字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也深化了听众对中医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在互动环节,王乐鹏副教授带领我校学生团队向在场的志愿者展示了中医的几种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刮痧和拔罐。志愿者们热情地参与了体验活动,亲身感受到了中医疗法的神奇疗效,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

拔罐(1).jpg

拔罐演示

手诊(1).jpg

手诊演示

针(1).jpg

针灸演示


此外,王乐鹏副教授还向在场的志愿者分享自身经验,介绍中医药文化在全球传播的有效策略,在讲座的问答环节中,王乐鹏副教授对志愿者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给予了详尽而专业的解答。他鼓励大家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广中医文化,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1721116249768017369.jpg

志愿者与王乐鹏副教授合影

本次讲座提升了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并显著增强了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技能。众多志愿者均表达了对未来志愿工作中传播中医文化的期待。